(二)区域地层对银矿床的控制
通过上面分析,归纳华北地台北缘元古宇和康滇地轴震旦系后认为,南岭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赋存铅锌银矿床最好的有利因素有四: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层位优势;三是岩性优势;四是厚度优势。
以云南白秧坪银矿床为代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脉状赋存于三叠系上统三合洞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中,受区域性南北向断裂和次级的北东向张性断裂与逆冲推覆构造控制。
在地理位置上,该类型萤石矿床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及贵州、云南交界处,其他地区目前未见该类型萤石矿床。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赋矿岩层均与碳酸盐岩有关。内蒙古四子王旗一带萤石矿床产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三岩段所夹的灰岩及大理岩层中,矿体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控制。
赋矿地层 三江地区地层含矿性较好,对铜、金、铅、锌、银而言,背景值较高,在有的地段形成了沉积型铜金矿(床)点和铅、锌、银矿床。如江达地区晚三叠世洞卡组内赋存层状含铜砂岩,昌都地区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内有沉积的含铜砂岩型铜矿。
火山爆发作用、火山-侵入作用、浅成侵入作用、火山-沉积作用和火山岩浆的成分对成矿产生控制作用。中基性-中酸性火山产生一些铁锌矿床,如谢尔塔拉铁锌矿床;中酸性火山-侵入作用产生一些铜钼多金属矿床,如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在火山-侵入作用下,有中酸性岩浆形成的矿床。
闽粤火山断陷带内成矿作用及成矿区带特征
1、区域成矿作用,成矿系列及成矿类型 由本带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所决定,带内的成矿作用、成矿系列及成矿类型全都与陆相火山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有关(表4-10)。
2、区内经历了多期、多旋回的造山作用:每一旋回都相应形成一些推覆滑脱构造,前中生代的推覆、滑脱构造大多残缺不全,但发生在永梅坳陷中的印支期的推覆构造仍较为清楚,可分为北东走向的两个带,即明溪-上杭推覆构造带和南平-龙岩推覆构造带。均自北西向南东运动,倾向北西,倾角较缓。
3、潜火山成矿作用是本区一种最具特色极其重要的成矿作用,已发现的紫金山及金瓜石大型-超大型金、铜矿床均由其形成。成矿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紫金山矿床910~1178Ma)及早更新世(金瓜石矿床(0±0.9)Ma)。
4、本区依大地构造单元,即武夷隆起、永梅坳陷、浙闽粤火山断陷带(含闽东南沿海断隆带)基础上划分出相应的成矿区带。也依据台湾东部纵谷断裂两侧,即太鲁阁断隆带和海岸山脉地体与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铜成矿特点而单独列出“台湾东部构造岩浆活动带”作为成矿区带的范围。
5、区内成矿作用明显受到龙胜-冷水江同沉积断裂带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导致深循环热卤水因就位机制不同而分别形成早、中、晚泥盆世的层状矿和部分早、中泥盆世的脉状矿。该区为广西重要的铅锌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仍有较大找矿前景。
6、不同成矿区带找矿方向也不尽相同。如在沿海火山断陷成矿带、闽西-粤东北带、武夷成矿带及台湾东部构造成矿带等与环太平洋北美盆岭区及俄罗斯远东成矿带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某些相似之处,其找矿的主要思路在前一节中已有叙述。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简介
1、途径金矿)距离县城16公里,龙丽高速10公里, 50省道9公里。 杭州遂昌班车06:3009:4012:2012:2014:0016:0017:00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简介: 金矿公园有古代开矿留下的黄岩坑古矿洞、永丰银场、太监府等遗址;现代化冶金的高科技流水线;同时矿山四周风景宜人,矿洞内部冬暖夏凉。
2、为保护和利用矿区特有的矿业遗迹资源,二00五年七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浙江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矿山公园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融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期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3、黄金博物馆、唐代金窟、明代金窟(乘矿洞观光电瓶小火车)、时光随道、金都桃园、黄金冶炼观光区、金池淘金体验区、银坑山生态休闲游览区等组成的金矿矿山公园,被誉为绿州中的黄金世界,是金艺科普游、_金龙_穿山游、金窟探险游的理想去处。
4、浙西南地区自春秋时代起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铜、银、金采冶历史悠久。遂昌金矿是浙江西南部地区200余处古代开采银(金)矿产地、两万余个古采硐最典型的代表,史称“永丰银场”。黄岩坑古硐是这些古硐中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保留了自唐代以来古人大量的探矿与采矿遗迹。
(二)陆块上的成矿地质环境
1、在活动陆缘成矿环境中的夕卡岩型、热液型与斑岩型矿床分布十分广,矿床集中,组分较多,成矿标志明显,是目前工业利用的主要对象。 断陷盆地环境 这种成矿环境理应归属于上述活动陆缘环境中,但由于它分布广,形成特殊,所以将它分列出来。 该成矿地质环境以中生代以来最常见。
2、一)造山带岩浆弧的成矿地质背景 中国造山带成矿火山地质背景主要有板块结合部蛇绿岩带、岛弧和活动陆缘火山带、弧内盆地、弧后盆地和造山带上的微陆块(中间地块),其特征分述如下。 板块结合部蛇绿岩带 蛇绿岩带是板块结合部的标志。
3、在大的复合造山带中,常夹持着一些微型地块,在大陆活化期内,伴随大型走滑断裂系的活动,微陆块活化边缘发育一系列浅成相或次火山岩相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岩体均为小岩株、岩枝、岩墙状。
4、区内晚古生代以来地层发育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岩石蚀变、变质作用明显,对金成矿作用极为有利。现按板块构造观点将研究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简述如下。 早古生代陆壳形成 早古生代期间,阿尔泰、东准噶尔和古准噶尔地块均处于统一的构造环境中。
5、山西式铁矿床成矿模式 (一)矿床概况 山西式铁矿以山西省孝义市西河底铁矿床为代表,属陆相沉积型铁矿床,查明资源储量为312万吨,平均品位TFe393%,属小型矿床。 (二)矿床地质特征 西河底铁矿区地质图如图7-24所示。 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简单,从老到新: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