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红河州矿产资源和土地开发(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

发布时间:2024-06-14

小白河村土地资源

小白河村的土地资源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耕地总面积达到了903亩,其中田地占195亩,地地占708亩,这意味着村民们有充足的田地种植粮食作物。人均耕地面积为75亩,这为村民们提供了稳定的农业生产基础。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水稻和玉米,这些作物为村庄的粮食供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白河村的经济活动主要围绕种植业展开,其产品主要在县内销售。2008年,种植业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其总收入达到了50万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66%。

小白河:起于安国县北张庄,流经安平县境自庞庄以上0.6公里处入博野县境,经庞庄村南,王庄村东,南堤圈村南穿过顿庄村至杜田庄村北去蠡县刘家佐,经肃宁、河间、高阳、任丘县汇入任文排水干渠,是潴龙河左侧的主要排沥河道。

小白喇村坐落在子午镇的东部边缘,与子午镇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公里,这里的交通主要依赖于一条沙石路连接到乡镇。村子的耕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到了8483亩,其中大部分(690.3亩)用于种植玉米,剩余的1553亩则用于其他作物的种植,如粮食和烟草。

小白河湿地面积92平方公里(占4%),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7公里,距昭君岛20公里,距南海子13公里,距昆区、青山区、东河区12公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境内有湾头村河、楼山后北河、楼山后南河3条季节性河流。乡境东南部土地、水利资源较为贫乏,适合发展采石、建材行业;西北部土壤疏松,地下水源极为丰富,适宜种植粮食、蔬菜作物,沿海滩涂盛产蛤蜊等贝类海产品。境域南部有楼山,楼山乡由此而得名。乡政府机关在小白干路523号。

谁知道云南省文山县的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土壤,植被及...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建立,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东邻广西百色地区,西连红河州,北接曲靖市 罗平县、师宗县,南部的麻栗坡、马关、富宁3县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州府驻文山市开化镇,距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320公里。

2、土壤保护区内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分布,PH值6-5,厚度60至120厘米,坡向3/4的为北向(阴坡),坡度15-25度之间。地形文山县老君山片区在六诏山西南面,属中山山原地貌,在古生代是一个活动地槽,经过三迭纪前后的往复海侵、陷落、升降,再经过诺利克期和拉丁尼克期的造山运动,隆起形成现今的陆地。

3、属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砚山县总面积3888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人(2004年)。砚山县因县城附近“山势颇秀,其形如砚”而得名,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经103°35’~104°45’、北纬23°18’~23°59’之间,境内居住着汉、壮、彝、苗、回、瑶等十余种民族,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

4、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

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毕节市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政策法规;组织编制和实施毕节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监督管理毕节市的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开展相关的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工作。

2、毕节市自然资源局领导班子是该市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核心管理团队,由局长、副局长等组成,负责该市的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毕节市自然资源局是负责该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行政机关,其领导班子则是该机关的核心管理团队。

3、黔西县。根据查询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得知,林泉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县西部,东与城关镇接壤,被划分到黔西县管理。林泉镇经济结构单一,矿产资源贫乏,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之一。

4、行政单位。自然资源局是把原来的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了合并,并整合了发改局、林业局、水利局的部门职能形成的行政单位。自然资源局主要是针对于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管理部署,再根据每个地方的资源问题作出相应的报告和评估,负责自然资源的合法利用和开采,做好合法标准化。

开发矿产资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举例说明

继续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矿产资源,加强地质勘查,探明急需矿种储量。2)适当利用国外矿产,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护国内特殊矿种储量。3)努力减少矿产资源所造成的环境代价。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有效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执行地勘成果有偿使用,做好矿山风险评估。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首先选择一种最适合的开采方法;第二开采过程中应减少损失率,减少贫化率;第三,很多矿产资源是多矿种共生的,应该注意各种矿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第四,对于开采后的矿坑、采空区、塌陷区、废石场或排土场的综合治理。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电。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二)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中都对矿山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就目前情况看,煤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一是井工开采造成地表塌陷,露天开采挖损土地;二是造成水资源的流失与污染;三是污染大气环境。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少都会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例如: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人为造成水土侵蚀;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地下水的自流循环;废矿石的堆积,占用了大面积土地;矿区排放出未经处理的粉尘、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部分土地资源多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较易开发利用,可开发成耕地、园地、林地。 4)其他未利用土地(包括废弃路):这类土地共161×104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60.5%,其中田坎面积37×104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