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矿业本欲重签中国大单,为什么蒙古国却并不乐意呢?
1、首先是内蒙古的铁矿石储备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如澳大利亚的,不管是从铁矿石的质量还是含量上。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可以像对澳大利亚进行贸易一样,只找较少的合作伙伴。一旦和多个合作伙伴协作,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我们是希望能够简单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我国资源不足的问题。
2、然而,历史似乎是势利的,在曾经巨大版图支离破碎地崩溃之下,如今的蒙古,有着蓝天之国的美誉,坐拥着估值万亿的矿产资源,却在当前的国际社会毫无存在感,经济更是长期陷入低迷状态。 矿业兴国,蒙古曾赶上国际大宗商品黄金期 本世纪的前11年,代表一揽子商品的ICE指数累计涨幅达97%,大宗商品迎来黄金时期。
3、事实上,都不用经济学家进行研究分析,只要蒙古国的经济有所增长,那一定是采矿业的功劳,反之亦然。蒙古国也大开门户,制定《外商投资法》、《矿业法》等,引进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外资,侧面拓宽采矿业局面。
4、主要是因为蒙古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糟糕。而且由于蒙古国的领导人非常的昏庸腐败,使得并没有凭借矿产资源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蒙古他的工业化基础非常的薄弱,而且多数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使得国内的基础建设非常的落后。而且人口也非常的稀少,这就使得蒙古国内建设遇到了非常大的阻碍。
5、而且百年前其实蒙古国是属于清朝的一部分,由于一些政治历史的原因导致他分割出去。他们地方虽然大,但是人口却不多,这样的话很难进行发展的。
蒙古的问题
蒙古国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困难、民族问题和地理环境因素。首先,政治不稳定是蒙古国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蒙古国植被以草原为主,就从草原生态来说了。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破坏下,蒙古国草原生态日益恶化,表现为草原荒漠化,土壤质量退化,湿地面积急剧缩小,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屏障作用减弱严重限制了这一区域农业的发展。
蒙古人之所以能够肆虐,是 游牧民族VS农耕民族 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才可能发生,和历史上匈奴、突厥、契丹,以及西方的罗斯人、哥特人、日耳曼人等对罗马帝国一样,在中世纪之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自从工业革命后,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在工业化的力量前败下阵来,还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于是,一些人就想当然认为清朝八旗军的战斗力远胜明军,蒙古这是甘愿臣服。原因远没有如此简单,清朝之所以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关键在于三条妙计。第一个妙计,无下限地拉拢蒙古人,或者说让一部分蒙古人直接变成自己人。在后金崛起过程中,八旗与蒙古和亲,孝庄文皇后就是标志性人物。
在1950年代,中国向蒙古输送了工人帮助其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拒绝讨论外蒙古问题。蒙古人民共和国于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1960年代中苏决裂初期,蒙古人民共和国试图保持中立。
从时间上看,满清解决蒙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第一步是在征服大明之前,率先解决漠南蒙古,手段既有结盟拉拢,也有武力征服。当时漠南蒙古的正统支系为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把持,因此后金从与科尔沁部结盟开始,逐步打压察哈尔部的生存空间。
蒙古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丰富,为何他们经济却不发达?
蒙古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地貌复杂,季节性气候变化也明显,而且常有大风雪,天气变化极为异常,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其自然资源也极其发达丰富,珍稀动植物多,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经济发展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
蒙古人意识落后国家经济不景气,大部分都是自身的原因,蒙古国人靠天吃天靠地吃地,所以他们没有那种创新精神,也没有想努力把蒙古国的基础建设搞好,所以意识上的落后分散导致蒙古国的经济不能快速增长。蒙古国的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可经济收入还是以畜牧业为重。
和内蒙古有相似的地方,蒙古国主要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因为没有大片的耕地,所以农业并不是很发达。蒙古国的资源确实丰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确实很多,尤其是铜矿,煤矿等,还有储量很大的石油,就看我们国家的资源分布也可以大致推断蒙古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蒙古国那么穷是因为吃不上资源饭,也吃不上工业饭,更吃不起高新技术饭。蒙古国人口约300万,国土面积却有156万平方公里,堪称地广人稀的典范。蒙古国自然禀赋极佳,铜、金、煤炭、石油等资源贮备均位于世界前列。然而,这样一个得天独厚,地广人稀的国家,在经济方面却是发展得一团糟。